【系部现状】
10大信誉菠菜担保平台于2008年5月在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社会科学系和原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部、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商务文秘教研室基础上整合而成,重新整合后,人文社会科学系的实力进一步增强,专业数量较多,学科跨度较大。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教学科研优势凸显,学科力量也有较大提升。现有法律事务、法律文秘、行政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涉外事务管理、商务文秘六个专业,在校学生 900余人。下设系党政综合办、教学科研办、团总支、法学教研室,中文教研室,公共管理教研室,德育教研室和政治理论教研室。
【任务和使命】
一是承担全院学生的各类型、各层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二是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法学、公共管理、汉语言文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人才;
三是搭建人文素质教育平台,实现文理渗透,为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做出应有贡献。
【学科竞赛】
积极组织老师参加校内外各种教学竞赛、教研征文比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成绩突出。
【师资力量】
人文社会科学系现有教职工61人,专职教师5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0人,讲师27人,硕士28人,在读博士6人。同时拥有兼职教师近3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教授4人,副高级职称达50%以上,硕士学位达60%以上。专职教师中30-50岁的中青年骨干教师44人,占全体教师的70%,学缘广泛,力量雄厚,结构合理。专兼教师分属于政治学、法学、汉语言文学、心理学、历史学以及公共管理等学科,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二者基本上形成互补与一体。优良的师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出了一批适应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学科竞赛】
教研论文
教材编写
2008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对象
【学科发展目标】
定位:以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为核心,以法学和汉语言文学类专业建设为支撑,以人文社科类课程群建设为基础,兼容相近学科门类,构建人文素质教育平台。
目标:突出马克思主义一个强势学科,发展法学、汉语言文学两个优势学科,创建社区管理与服务特色专业。在“一强两优一特色”的目标导引下,汇聚队伍,凝炼方向,扩大教科研成果数量,提升人才、成果拔尖高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资料室建设】
社科系初步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资料室,为教学、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初步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史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化科技、文学艺术等藏书体系,共有图书2000多册, 每年订购报纸45 种、公开发行的刊物153种、人大复印资料38个专题。资料室以管理与编研并重为主的原则开展业务活动,实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目前正在着手汇编若干专题资料和编制专题文摘卡片,大大缩短查找文献资料的时间,提高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效率,也能提高学生掌握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提高其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教学管理】
一年来,承担全院各类型、各层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语文、写作、历史、法律、公共关系、心理学类的公共课全年3万多个学时,承担6个专业60多门课程,公共课量大,专业课门数多。同时还开出20多门素质教育选修课。日常教学过程中,围绕本科教育理念、学校定位下的人文社会科学系定位及建设发展规划,组织了不同形式的讨论与调研,积极开展公开课、示范课、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注重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加强重点课程建设,以点带面促发展。积极开展专业性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和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和“三下乡”活动,指导大学生假期社会调查的选题和批阅工作等。实现了教学活动与团学活动的结合,教研科研与社会服务的结合。这些活动扩充了教师对社会的认识,更加了解学生、贴近学生,增进了师生感情,也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实践性教学】
人文社科系的模拟法庭由学院组织、人文社科系承办的一项教学设施的基本建设项目,自2004年建成后,受到了许多上级领导与兄弟院校的赞誉和肯定,明显地推进了我院的法学教育改革进程,提高了法学专业实践性教学水平,在学院的法学专业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模拟法庭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看明白----开起来”四步走的教学活动方式,活动中全程有法律专业工作人员与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既是法学教育改革的一项有益探索,又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应用能力的一种良好手段与措施。将法学教育引入了一个非常有意义、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方向,对传统的灌输型的理论法学教育起到了有效的改革与弥补作用,实现了法学教育的全面、具体和高效,从而实现法学教育的应用性、实用性的目的。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郑州电视台、大河报、河南商报、法院网等相关媒体均予以报道。
创新品味学术 和谐回归人文 思辨感悟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