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动员全校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强化“答卷”意识,切实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落实落细,根据《关于在全省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豫办〔2021〕36号)和《河南省高校“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豫高发〔2021〕164号),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以中层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换届、接受新一轮省委巡视为契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八项本领”、提升“七种能力”和加强作风建设的重大要求,坚持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聚焦党员干部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全方位开展标准化建设,推动党员干部持续锻造建设现代化大学的过硬本领,忠实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进一步把全校上下思想统一起来、动力激发出来,确保学校内部治理和事业发展高质量,以优异成绩和崭新气象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工作原则
——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带动。校党委班子带头,从各级党组织抓起,从各单位各部门主要领导做起,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带动全校党员干部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攻坚克难、开拓奋进。
——坚持点面结合、分类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能力作风建设为重点,突出实务实战实操,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不同对象的特点,科学合理安排,防止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
——坚持从严从实、正向激励。把严的主基调贯穿始终,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旗帜鲜明地为敢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持续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
——坚持结果导向、推动工作。以师生满意、社会认可为标准,用工作成效来检验,拿结果说话、用事实说话、以数据说话,拉高标杆、对标先进,以一流能力作风营造一流发展环境、创造一流工作业绩。
三、目标任务
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大战略”,紧扣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推进实施党员领导干部“5+5”能力作风建设工程,显著提升五大能力,着力锻造五大作风。
(一)显著提升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能力,着力锻造绝对忠诚的作风。大兴学习之风,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显著提升服务师生的能力,着力锻造深入基层的作风。大兴尊师重教之风,全面践行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解决好基层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显著提升调查研究的能力,着力锻造求真务实的作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全面领会省委、省政府对高校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深刻把握我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工作方法,深入到重大平台建设中去,到重大科技攻关中去,到教育教学一线中去,吃透情况、把准方向,加强前瞻性布局、全局性谋划,做到脑子里有思路、眼睛里有问题、手上有招数、脚下有路子,切实增强办学治校、推动发展的能力作风。
(四)显著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着力锻造果敢担当的作风。大力弘扬斗争精神,强化底线思维,加强本质安全,围绕全周期防范化解风险,善于源头防控、过程把控、应急管控,增强党员干部应急处突的知识见识胆识,做到敏锐、洞察、果敢。
(五)显著提升改革创新的能力,着力锻造开拓进取的作风。大兴务实重行之风,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深入推动思想观念解放,善于用改革的方法解决高校高质量发展中的难题,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比学赶超中争先进位,在加压奋进中开创新局。
四、主要措施
坚持“学与干”并重、“查与改”贯通、“建与治”结合,通过对标对表找差距、立足本职提能力、针对问题转作风、树正导向激活力,推动党员干部以过硬能力、优良作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更好担负起助推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时代重任。
(一)对标对表找差距。全面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力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发扬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问题找准查实、把根源剖深析透。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八项本领”、提升“七种能力”和加强作风建设的重大要求;对照省委实现“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的决策部署;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行业标杆,重点围绕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是否坚决、及时、到位;围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是否坚定、主动、彻底;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高等教育重要决策部署特别是“双一流”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引育、高端平台建设、学院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调整等重大任务落实落地是否有力、有为、有效;围绕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推动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是否尽职、尽责、尽心等,检视在能力作风方面的差距和不足。
(二)立足本职提能力。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练兵大提升,通过专题培训、岗位历练、交流互鉴、在职自学等多种方式,推动全校党员干部练就调查研究、战略谋划、科学决策、狠抓落实等方面的基本功,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重点实施以下五项能力提升计划:
实施政治能力提升计划。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集中轮训,分类分级办好党员干部研讨班、培训班、读书班等,实现全覆盖。依托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任期考核和干部考察,深化政治建设素质专项考核考察,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实施党建“六位一体”工程和干部队伍重塑工程,研究制定干部培养管理办法,在担苦担重担险中“赛马选马”“蹲苗育苗”,不断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
实施专业能力提升计划。立足发展大势、产业走势和科技趋势,紧扣河南省“十大战略”,围绕新兴产业集群整合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面向未来技术和社会发展前瞻布局学科专业,推进学校特色发展转型发展。严格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研究制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学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的工作标准、规范流程,分门别类梳理完善岗位职责要求、专业素养清单,根据学校党员干部队伍现状,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专业化能力精准培训;支持青年教师提升学历层次、访学研修,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利用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等平台,推动党员干部和高层次人才到产业集聚区、骨干龙头企业、生产管理一线实践锻炼;结合学科优势和特色,遴选发规、教学、人事、科研等部门负责同志和优秀年轻干部到兄弟院校挂职锻炼。
实施改革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瞄准打造国家创新高地目标,围绕打造一流平台,建设一流团队,产出一流成果,着力深化学校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改革。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对接区域和行业发展实际,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成高原上见成效。探索建立新型人才管理制度和人才激励机制,落实一流人才生态建设、大规模常态化招才引智、高端人才培养引进、重点创新平台服务保障“四个专项行动”。围绕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推动人事与管理制度改革,大力推动内部“放管服”、做强二级学院改革;按照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着力破“五唯”,深化书院制育人模式、教师职称评审、教学科研成果评价等改革。
实施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提升计划。深入总结2020年以来在疫情汛情等复杂形势下,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深入研判学校及周边当前面临的各类风险问题,开展自查自纠,建立风险点清单,完善风险预判、应急处突机制。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信访稳定、疫情防控、舆情处置等风险防控的实战演练,提升应急处突能力,2022年9月前至少开展一次拉网式、地毯式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分析研判机制,严格阵地管理,防范校园传教,压实“一岗双责”,保障学校政治安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即时调查处置机制,加强正面引导和警示教育,对触及底线红线的实行“一票否决”。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强化心理健康专业队伍建设,坚决防止校园意外伤亡事故。
实施群众工作能力提升计划。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解决青年教职工子女入学、高层次人才住房等“急难愁盼”问题。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领办实事”、“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师生、学校联系家长”三联系机制;按时召开教(工)代会、团(学)代会,建立党委会定期听取提案落实情况工作机制,对涉及师生利益的重点问题要督查督办,做到件件有回应、件件有结果。动员学生广泛参与“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提升学生就业率。
(三)针对问题转作风。着眼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坚持问题导向,注重从思想深处提升、以具体行动改进,深入落实“13710”工作制度,推行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工作法,创新实施“一统十联”监督机制,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躬身入局、担当作为,实事求是、雷厉风行。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突出凡事讲政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开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力问题专项治理,重点解决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不用心不务实不尽力等问题,把“两个维护”转化为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突出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坚决做到担当作为。开展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治理,重点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怕、慢、假、懒、乱”,紧盯本领不足怕扛事、精神懈怠行动慢、欺上瞒下假落实、疲疲沓沓混日子、以权谋私乱作为等突出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做到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在争先进位中砥砺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突出为基层减负增能,坚决做到服务基层。开展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专项治理,推动去行政化、去机关化,减轻基层负担,深化“院办校”改革,让教学院部有更多的精力干事创业。重点解决会多文多、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多头随意安排工作、多头督查检查考核,简单搞层层加码、责任甩锅,追责问责泛化简单化等问题,让党员干部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突出优化发展环境,坚决做到诚信亲清。开展发展环境问题专项治理,构建校地校企合作、合作办学亲清关系,重点解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的效率低下、体制不畅、机制不活、服务不到位等问题。针对校企合作中的成果共享、利益双赢,建立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对故意刁难、雁过拔毛、吃拿卡要甚至徇私枉法等问题进行整治。利用科技、人才优势,扎实推进“万人助万企”“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关注招生录取、考试推免、评先评优、学生资助等环节,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促进公平公正,构建健康师生关系。
(四)树正导向激活力。以结果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大力选用坚持以师生为中心、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优先使用在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作为、经受考验的干部,积极选拔历练扎实、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的干部。大力选树在综合性重塑性改革、一流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引育等工作中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先进典型。把休假体检、表彰奖励、激励关怀等制度落到实处。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深入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勇于改革创新、破解难题、先行先试、担当尽责的党员干部,存在容错纠错情形的,及时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容错免责,推动形成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误的干事创业环境。完善澄清保护机制,对受到恶意中伤、不实举报、诬告陷害的党员干部,及时在适当范围内公开澄清正名,坚决查处诬告陷害行为,让党员干部心无旁骛干事创业。加强与高校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对接,对照中央、省委为科研人员松绑,赋予科研人员经费使用自主权等要求,认真梳理学校现有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把上级要求落到实处。
五、实施步骤
“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在全校党员干部中开展,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自2021年12月开始,2022年9月基本结束。
第一阶段:提高认识、找准问题(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制定学校活动方案和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召开全校动员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力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采取有效方式,全面查找能力作风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对能够当下解决的问题,要立行立改;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明确阶段目标解决到位。
第二阶段:攻坚克难、落地见效(2022年2月至7月)。聚焦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关键性、战略性、全局性工作任务,把活动开展与破解改革创新中的瓶颈制约、高质量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师生反映的热点问题、大学治理中的薄弱环节结合起来,运用专题谋划、专班运作、专项推进等方式,精准施策、靶向治疗,以活动高质量推动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阶段:总结经验、建章立制(2022年8月至9月)。深化拓展活动成果,注重总结提炼活动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既立足当下治标,更着眼长远治本,进一步完善能力作风建设长效机制,长期坚持。
六、有关要求
成立学校“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委组织部,负责日常工作。各二级党组织要相应成立“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校院两级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统筹推动活动开展。
(一)压实政治责任。各级党组织要把“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校级层面,校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宣传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具体责任人;院级层面,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副书记为具体责任人。校院两级责任人要切实履行职责,精心组织推动,形成以上率下、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格局。
(二)加强工作统筹。坚持以活动促工作、以工作促活动,两手抓两不误。各单位各部门要把“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与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巡视巡察、实施“十四五”规划等结合起来创新载体、一体推动,切实把活动成果体现到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上来。
(三)强化督促指导。采取巡回指导、现场观摩、随机抽查等方式,加强对校内重点区域、重点部门、窗口单位的工作指导。将活动开展情况作为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的重要内容,纳入巡视巡察、专项考核和干部考察内容。注重发挥“两代表一委员”作用,加强民主监督。
(四)严肃纪律规矩。校院两级党组织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纪律规矩贯穿活动始终,从严抓班子带队伍,及时发现和解决活动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确保活动规范有序开展。
(五)注重宣传引导。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用好“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采取新闻报道、言语评论等形式,深入宣传省委部署,宣传活动进展、经验和成效,持续营造浓厚氛围,引领全校党员干部强能力、转作风、重实干、促发展,凝聚起“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强大正能量。